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观后感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

时间:2024-06-15 11:40:27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傲慢与偏见》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

对于《傲慢与偏见》,我只能确定我看过电影,又大概记得自己之前是读过书的,但不管哪一种,都没有什么具体印象,惭愧。这次是真的读完了,记下一些想法,也告诉后来的自己。

主要讲了一对年经人,因彼此的傲慢和偏见,互相不顺眼;后经过一系列的事情,瓦解了傲慢,也纠正了偏见,产生了深深的尊敬和爱意,并最终走到一起。关于伊丽莎白的偏见和达西的傲慢,以及他们两人思想的碰撞,soulmate,爱的火花,我不打算说太多,因为主人公在作品中是有得到最多的环境、心理描写的特权的。但有一点,发现其中一些情节和戏剧矛盾,在其他很多后来的作品中有重现,但经典到底是经典,它会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不管被后世如何模仿借鉴,却厚重如初,总不失色。

关于班纳特夫妇的一些想法,却让我深深的感觉到:同样的事物,人们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全书看来,班纳特先生是女主伊丽莎白的知己,是一个有智慧、有涵养、知荣辱、懂进退的绅士;而班纳特夫人,聒噪、愚蠢、无知、无礼。伊丽莎白说,自己是绅士的女儿,可见她以父亲为傲;同时,她也不止一次的抱怨母亲让她们丢尽了面子。

这样的描写,开始不觉得有什么,但越往后,越让我觉得难受。班纳特先生是一个绅士,但他并不是一个好父亲,他没能无私的爱他的每个孩子,而且我敢说,他在女孩儿们的成长中是缺席的。当丽迪雅要去布利屯的时候,伊丽莎白劝说父亲阻止丽迪雅,认为她去了会更加放肆,会失去所有的德行,让全家人蒙羞;但父亲毫无作为,说问题没有那么严重,说自己无能为力。

当丽迪雅真的出事后,如果不是关乎他自己的颜面,如果不是他人的推动,我甚至相信,他会像科林斯信中建议的那样,放弃丽迪雅,不认这个女儿。班纳特先生的修养,是自私任性的,班纳特夫人的悲剧之一是有一个这样的丈夫。反观班纳特夫人,她着实让人难以喜欢起来,但她仍然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愚蠢短见,但对女儿们,却是用尽了所有的见识和能量去爱,她在她浅薄的世界里,殷切得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她观念里的幸福生活,她真诚的盼着她们好。她尽她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个好母亲,这一点,她强过班纳特先生千万倍的!

如果能进一步思考,我们或许还会发觉,班纳特夫人的荒诞无知其实离我们那么近,她持有的是我们很多人正默默践行着的观念,只是我们都不曾也不愿直面我们的真实想法。当这些观念戏剧性的呈现到我们面前,我们甚至不认识它并为它的荒诞而哈哈大笑,再没有比这更讽刺的了!有时间的再去看一下电影版,重温那份感动。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2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英国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五姐妹的爱情和择偶故事,剧情丰富,扣人心弦,影片在网上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同名小说改编,由乔·怀特执导,凯拉·奈特莉、马修·麦克费登、唐纳德·萨瑟兰主演的爱情类型电影。该片讲述了19世纪初期英国的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五姐妹的爱情与择偶的故事。因为男主人公富家公子达西的傲慢,从而使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其产生了偏见,险些错过心中的真爱。

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伊丽莎白,她是个有才智的少女。富豪子弟达西在短暂的交往后很快便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伊丽莎白。并且,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勇敢地向她求婚,但却因为伊丽莎白对他存有的误会和偏见,而遭到了无情的拒绝。伊丽莎白对他存有误会和偏见的原因是,出身富贵的达西经常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这令正直善良的伊丽莎白讨厌不已。但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地,伊丽莎白发现并亲眼看到了同样善良的达西在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上有了质的改变。特别是他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完全不见了踪影,于是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也逐渐消失,一段美满的姻缘也就此最终成就。她的姐妹们也各自得到了想要的甜蜜生活。

原作的具体情节与电影有所出入,但其中要传达的信息基本一致。简·奥斯汀在此作品中主要勾画了四对青年男女的婚姻,展现了四种不同的婚姻状况,描绘了四种不同的恋爱到婚姻的过程。简·奥斯汀所处的文学年代是属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但是她的作品中无不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描写,采用了幽默、讽刺的写作手法,将当时英国乡镇中产阶级生活进行淋漓尽致的描绘,因此,更多学者倾向于把简·奥斯汀归入到现实主义的文学营地中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绅阶级的环境,给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参考信息,也正因为作家一生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让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对这种环境的刻画,也反映了作家本人对这种生活的讽刺。例如,作品中的伊丽莎白·班奈特,她反对由别人一手操办的婚姻,蔑视因金钱、地位而盲目婚嫁的现象,同时主张以遵循内心想法为出发点寻找自己的幸福,充满勇敢、智慧的形象赫然显现。人物的这些特点所产生的行为都是作家本人对改变现存生活的寄托,和对现实不满的发声。而小说采用了讽刺、幽默的手法,赋予人物生动的形象,鲜明的个性特点,幽默言语中透露出现实的丑陋和滑稽的思想。例如,在作品中牧师威廉·柯林斯对伊丽莎白的求婚描写中,威廉不顾伊丽莎白的真实想法,把拒绝看做是理所当然的矜持表现,是对当时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对忽视女性真实想法的控诉。

不论是电影还是作品本身,都让读者充满欣赏的兴趣,符合小说趣味的特点,让人过后不禁意犹未尽,再次回想起整个故事依然具有鲜活的感觉。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3

对于《傲慢与偏见》这部名著自己已心驰神往很久。直到最近在“得到”吴军老师的专栏《硅谷来信》中多次被提到过,终于找来电子版书和电影,在这几天看了起来,小说还没看完,但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主要是被女主角伊莉莎白独特的气质,还有英式乡村的唯美画面深深吸引。

电影改编自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故事围绕英国乡绅班纳特家里五个女儿的婚姻大事展开,家里的父母亲为了孩子们的婚事可算是操碎了心。可见普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尤以中国的家长更是事无巨细,样样操心。

大女儿吉英是全家最美丽的姑娘,在当地及各种舞会中总能得到男士们的青睐,老母亲总是以此为傲,一心一意想促成与新来当地的阔少彬格莱先生的美满姻缘。只因性格随和又过分含蓄,让对方及其周围的人感受不到爱的热度,从而差点与真爱失之交臂。如果故事没有戏剧性的转折,那真该为吉英可惜了,因为对方有品有貌,经济条件又好,这样的人放在现在也是很难寻觅啊。所以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论男女都很重要。

因为二女儿伊丽莎白是本剧的女主角所以我放在一边不谈。让我们再来 ……此处隐藏7393个字……心中的太阳更加持续地发光发热,直至照亮心中每一个阴暗的角落。

尊敬的柯林斯先生,当你口生莲花将身边的贵族捧到天上时,你有没有发现别人微笑中的嘲讽。明明肚中无墨,明明不务正业,明明滑稽可笑,却硬生生凭一张巧嘴当上了教区牧师。不脚踏实地,终一事无成。威克汉姆先生,贪婪与懒惰本双生,而你却用着最阴险恶毒的伎俩,将它们发挥得淋漓精致。金絮其外败在其内,是描述你最恰当不过的词语。这样的你,纵然一时赢得了伊丽莎白的好感,但爱情是经得起时间来考验的,当你不务正业只知豪赌享乐的懒惰,花言巧语骗取钱财的贪婪,大白于世(的时候)。留给你的只有无尽的鄙夷与唾弃。

而伊丽莎白女士,你就像那一片湛蓝的海,虽然有偏见如海上泡沫般遮蔽了你的双眼,但你的本性,却仍是那颗最通透明亮的海洋之星。秀外慧中,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藐视权贵并善于思考问题,不委曲求全,并勇于承认错误。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优良的品质,才使你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尽管你没有多少嫁妆,但你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上流社会富家公子达西的爱慕。当他自以为是地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却遭到严厉的拒绝,从而使他改变了傲慢的态度,并开始慢慢地接近以前那些“和他身份很不相当的”小老百姓了。后来伊丽莎白改变了对他的偏见,而达西也冲破重重压力,抛开身份与门户之见与她与组成美满的家庭。

而书中的人性,或光辉或龌龊,却像一面镜子,写实地反映各个时代各种社会,经世不衰。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1

最近狂迷反映欧美贵族时期电影,之前看了被网友称作英版《红楼梦》的《唐顿庄园》,就越发地对欧美历史产生兴趣,于是就找出了这部简奥斯汀的名作《傲慢与偏见》翻拍成的电影。

那个时代的迫不得已

电影开头,本尼特一家听闻邻居家要搬来一位单身钻石王老五宾利和他的朋友达西,都兴奋不已,因为本尼特家的五个女儿都未出嫁,本尼特太太想要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将自己的女儿们推销出去。其实我比较好奇那个时期是不是男女比率失衡?亦或是女孩们都像马诺一样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本尼特家的五个女儿对于高富帅邻居的到来表现得异常兴奋,我想最好的解释是他们一家人都是外貌协会的。回到正题,那个时期家族女儿的出嫁牵系着整个家族的命运,所以就出现了本尼特家的小女儿和士兵私奔,本尼特太太崩溃到哭,因为女儿私奔是件给家族名誉抹黑的事情,这直接会影响到其他几个女儿的出嫁。还有女儿若不出嫁就会一直花自己父母的钱,把自己嫁个好人家还能给家族带来直接利益,所以当远方亲戚继承人古怪的柯林斯前来提亲时,本尼特太太将伊丽莎白介绍给他却被惨遭拒绝,最后本尼特家大女儿嫁给了他。其实对于本尼特太太将自己的女儿像商品一样推销出去的行为,还是很不理解的,就像《一九四二》里他们什么都没得吃的时候为了生存可以做出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一样,或许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迫不得已吧,现实得让人打冷颤。

这是两个性格相似的人走到一起的故事

再来说说达西吧,从一出场就表现出高冷姿态,热情的伊丽莎白邀请他跳舞却惨遭拒绝,从那时起,伊丽莎白就开始厌恶这个傲慢的男人,作为观众我也对这个刚出场的男主没有一丝好感了。之后随着剧情的一步步推进,我们才慢慢看到这个男人的真正面目,达西其实在和伊丽莎白第一次见面时就对她产生强烈的好感,只是羞于表达,达西根本不是士兵说的那样自私嫉妒傲慢,他为了帮伊丽莎白找到私奔的妹妹,拿出大笔钱让他们补婚,免于家族名誉受损;达西鼓励好友都宾向伊丽莎白的姐姐求婚;同样伊丽莎白和姨母参观达西家时从女仆那里得知达西曾拿出一大笔钱资助穷人,是的,达西是一个善良的人。伊丽莎白为自己误会达西而感到深深的愧疚,当达西无以遮掩地对伊丽莎白说出:“我爱你”时,这两个善良的人破除种种误会终于走到了一起。

我认为伊丽莎白是整部电影中最理智的女人,理智到面对一个她所厌恶的人,她不愿将就,即使他有再多的钱,她只想找到她生命里对的人,是的,她敢于追求幸福。当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慢慢破解时,她是个勇敢抓住幸福的那个人,伊丽莎白的父亲惊讶地问伊丽莎白是否真的爱达西时,她泪眼朦胧地说出“真的爱他”时,她是用她的理智找到了真爱。

耐心等待生命里对的人出现吧,亦或傲慢,亦或偏见,当云雾飘散时,他依然还在那里等你。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12

最近疯狂的迷上了傲慢与偏见。无论是书或是电影,我都喜欢一塌糊涂。

我想把我喜欢的东西介绍给我身边的人,我期待他们和我产生共鸣。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简奥斯汀的作品。看了电影以后,我对书本的崇尚是如此的强烈。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可谓栩栩如生,让人有说不完的欣赏。尤其是伊莉莎白,很有个性也很有自己的见地。出生于一个那样的家庭,有一个如此神奇的母亲,竟能生的如此个性与与众不同,真令人惊叹。同时我不得不说一句,她实在是太美了,尤其是她的眼睛真如达西所说是一双美目,时刻散发着迷人的光亮,犹如黑夜的星星,怎一个“美”字了得啊!还有就是她那欲笑不笑的表情,确实很难令人不喜欢。那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之一。她的每一个表情就在无意中融入了观众的心。

关于男主角我也有很多话要说。首先我得承认自己是一个很花痴的人,面对如此帅哥要是不喜欢,那我就真到一定的境界了。达西很帅,不容置疑,而且他身上散发的气质和感觉正是和丽西相对的,我相信他们之间的相爱是一种必然。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感觉要多匹配就有多匹配。而且故事后面看到达西为伊莉莎白的付出不仅仅是感动,我们可以强烈感觉出那种不顾一切不求回报的爱。我只能说伊莉莎白很幸福,但她并非人们所说的幸运,说她是灰姑娘变成凤凰,我觉得这是她该得的。因为她美丽,她善良,她与众不同,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有很多女人所欠缺的东西。这是她应得的幸福。她不是灰姑娘她本来就是一只耀眼的凤凰,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所谓的凤凰到底是什么样的。

至于伊莉莎白的姐姐瑾,她和伊莉莎白一样最后终于和自己的幸福相拥,我也佩服她对待爱情的坚贞和对爱情的勇敢。不同于伊莉莎白和瑾,他们的妹妹却是用另一种方式去追求自己的未来。在很多人看来她是可耻有讨厌的,但她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思想,而且演员把她演的相当到位,让人真实感受了一个这样的角色。她只是想嫁,并且嫁一个威风点的人。这和她母亲的教导和宠爱是分不开的。

整部电影最为神奇的角色真的莫过于班得纳太太了。让人厌恶又好笑,我相信这和当时社会很多妇女角色是分不开的,因为至今像这样的角色也还有很多,而且还一直栩栩如生地活在我们周围,所以我相信一部好的电影确实是社会上很多角色的体现,让我们从电影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希望所有的好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最终让它开花结果。虽然它的作者简奥斯汀,是终身未婚的,但我觉得她也曾拥有过,并且比书中的更为深刻,虽然只是开花却未结果,但我觉得那一定是一朵再美不过的花了,否则怎会让一个如此伟大的作家用一生的时间去维持它的常开不败呢?

我相当喜欢这部电影,喜欢这部小说的作者,喜欢倾心演绎出如此好作品的人。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样喜欢它。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