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妙妙屋》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米奇妙妙屋》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米奇妙妙屋》教案1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
《米奇妙妙屋》是最近一部非常热的动画片,里面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以及寓教于乐的有趣故事情节深受幼儿们的喜欢,我班幼儿也不例外。我想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这些有趣卡通人物,结合我班幼儿的出现的热点话题,我利用里面的人物角色及有趣的故事场景设计这节音乐游戏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环节的思考:
环节一:出示米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环节二:在游戏的情景的不断变化中,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并随之变换动作,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环节三:在愉悦的游戏情景中,结束活动。
重点:尝试听懂不同的音乐信号并变换相应的动作。
难点:初步遵守音乐游戏的规则。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初步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与旋律并表现相应的'动作。
2、乐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参与游戏,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音乐、妙妙屋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米奇来了(环节意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跟随《小星星》音乐进场。
宝贝们,天气真好,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吧。
2、出示米奇
今天有一位你们非常喜欢的动物明星也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它出来吧。
二、出发去妙妙屋(环节意图:在游戏的情景的不断变化中,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并随之变换动作,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米奇今天打算带我们去什么好玩的地方做游戏呢?(播放视频)
1)打招呼
1、原来我们要去妙妙屋,那妙妙屋里都住着谁?(幼儿自由猜测)
2、依次出示高飞、布鲁托、米妮和唐老鸭图片,引导幼儿有节奏地与朋友们打招呼。(高飞高飞,早上好;布鲁托布鲁托,早上好;米妮唐老鸭,早上好。)
2)爬高山
1、有这么多好朋友在妙妙屋里等我们,你们开心伐?想不想快点去呀?那我们赶紧和米奇出发吧。
2、哟,这个森林可真大,走啊走,前面遇到了什么呀?(出示高山)一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
3)上山
请个别幼儿示范
哦,山很高也很陡,我们在爬的时候要一步一步踩着台阶慢慢爬。
听音乐,集体幼儿做动作
4)下山
出示小红旗,我们终于到山顶啦,真高兴!可是到了山顶,接下去要干嘛?
听音乐,集体幼儿做动作。
哦,原来下山的时候和上山不一样,很快就下来啦。
3、小结:原来下山和上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上山的时候山有点陡,我们要注意安全,一步一步踩着台阶慢慢爬,下山的时候我们像坐滑滑梯一样一下子就滑到山脚下了。
4、反复练习2-3次
5)绕猛兽
1、终于爬过了高山,前面有什么?(老虎)老虎们在睡觉呢,我们在它身边走的时候要怎么样呀?过去以后,我们要怎么走?
2、个别幼儿示范
3、听音乐,集体幼儿做动作。
4、小结:原来经过老虎身边时我们要慢慢的、轻轻的走,不要吵醒它,走过去以后要快快地跑,离老虎远一点,这样才安全。
5、反复练习2-3次
三、妙妙屋到啦(环节意图:在愉悦的游戏情景中,结束活动。)
1、走了这么久,我们终于来到了米奇妙妙屋,你们看!(出示视频)
2、这么多好朋友在跳着舞迎接我们呢,我们也来和它们一起跳舞吧。
《米奇妙妙屋》教案2【教学目标】
1、在寻找米奇妙妙屋的情景中辨别不同的音乐,并能通过动作来表现。
2、乐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快乐地游戏。
【教学准备】
PPT、音乐、视频
【设计思路】
我发现我班幼儿非常喜欢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因此我把动画片《米奇妙妙屋》中出现的米奇人物形象放进了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游戏《米奇妙妙屋》,在这个音乐游戏中,我以去妙妙屋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倾听、感受音乐并时刻引导孩子跟着音乐做动作,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第一环节激发幼儿兴趣,请出幼儿熟悉的动物朋友—米奇并激发幼儿去妙妙屋。
第二环节在去妙妙屋的情景中,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音乐并爬过大山、躲过怪兽。本次活动幼儿在听听、看看、说说、玩玩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内容。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时刻引导孩子跟着音乐做动作。
第三环节分享到达妙妙屋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米奇引出活动,激发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是谁?
你们想不想去妙妙屋?一起出发吧!
(设计意图:出示孩子喜欢的米奇,激发幼儿去妙妙屋的兴趣。)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
1、爬山游戏,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
看,前面是什么?
高山挡住了我们去妙妙屋的路,该怎么办?
米老鼠是怎么样爬过大山的?(倾听音乐)
音乐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音乐比较慢呢?
(集体听音乐尝试爬山)
米老鼠是怎么样下山的?
(集体听音乐尝试下山)
音乐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音乐很快?
小结:上山时很累,爬不动,所以音乐很慢,下山时速度很快,所以音乐很快。
2、感受音乐,躲怪兽
听听看,谁来了?
你为什么觉得是大怪兽来了?
在森林里,有一个大怪兽,怎样才能不让怪兽抓住我们?
躲哪里?
有危险的`时候要躲起来。怪兽走了,我们继续出发。
集体表现。
(设计意图:在听听、看看、说说、玩玩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内容。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时刻引导孩子跟着音乐做动作。)
三、分享到达妙妙屋的快乐
我们终于来到了妙妙屋,你们看!
看看妙妙屋的朋友可以教我们什么本领?
(设计意图:集体分享快乐,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米奇妙妙屋》教案3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听懂不同的音乐节奏的信号并表现相应的动作。
2、乐 ……此处隐藏2753个字……们,要走过这片绿草地,我们要跟着指示牌走。
(2)出示指示牌,帮助幼儿理解图意,根据指示牌提示走走(图A)。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呢?(拍两下手,走两下)。练习巩固。请一做得好的幼儿在前面带路。
(3)出示指示牌,加深难度,感受节奏的`变化。(图B)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呢?(拍四下手、走四下)幼儿练习,巩固掌握节奏。
(4)两张指示牌交替出现,让幼儿交换节奏地走。
3、通过播放图片与小动物找招呼,感受不同的节奏。
教师导语:“看看我们遇到了谁?来一起问个好吧!”
提问:“你会不会有节奏地问好呢?”引导幼儿用有节奏的儿歌大声念诵:“xx,xx,早上好,和各种动物朋友打招呼!”
4、通过玩爬山的游戏感受节奏的乐趣。
(1)教师导语:“走了这么多的路,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看看,我们到哪儿了?”(出示大山)提问: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大山?我们怎样到山那边去?现在我们在山脚下,要往哪里爬?
(2)师幼共同玩爬山的游戏,进一步掌握节奏。
(3)幼儿在钢琴伴奏下进行节奏活动,通过“滑音“帮助幼儿体验下山的乐趣。
师:现在我们爬到哪了?感觉怎么样啊?(很高兴)那现在我们要下山了,怎么下去呢?(跑下去,滑下去)一起数三二一听钢琴滑音滑下去。
(4)引导幼儿听钢琴伴奏爬自己的身体,体验“上山下山”的乐趣。
5、播放画面,出示怪物,进一步感受玩节奏的快乐。
师:刚才我们爬过了三座大山,好开心啊!瞧!前面到哪了?(小树林)穿过这片小树林,我们就到妙妙屋了,咦?你听———沉重的声音。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看看谁来了?(出示怪物)。有什么办法不让它发现我们,让我们安全地走过小树林呢?(轻轻地走,悄悄地走)幼儿在钢琴伴奏下走一走。
三、边唱边跳一起来——我跟米奇学本领!
1、观看表演,感受动画片中的节奏。
2、幼儿尝试模仿,初步学习动作。
提问:刚才,他们跳打拍子的舞蹈,是用身体哪个地方打拍子的?”“用脚打了几次拍子?”
3、幼儿和米奇共同表演。
4、除了用脚打拍子,还可以用什么地方打拍子呢?
引导幼儿可以改变身体部位打拍子,边唱边跳结束语:小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家吧!(听音乐:闪烁的小星走)
活动反思:
对制定目标的反思:目标的设定是活动的关键,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三:
1、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听懂不同的音乐节奏的信号并表现相应的动作。
2、在游戏活动中掌握一定的音乐节奏,感受节奏活动带来的乐趣。
3、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快乐地做游戏,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可以说本次活动的定位符合《纲要》艺术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同时也符合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实际水平,从活动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达到目标要求。
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反思:
《米奇妙妙屋》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在第一个环节“和米奇做游戏——你好,米奇!”中,当老师戴上头饰手饰扮演米奇时,幼儿非常高兴,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但是当老师用不同的方式和小朋友打招呼时,小朋友还不能完全根据老师的问好作出相应的反应。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我们平时和孩子问好的单一性有关,但主要是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是被动接受老师的问好的。我想这一环节可以调整让幼儿自己想出各种问候语“你想对米奇说什么?”这样就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了。
在第二个环节“听听走走做游戏——妙妙屋,我来了!”中,活动进行得比较顺利。
1、在音乐伴奏下,幼儿能一步一步有节奏在走,初步感知了玩节奏的快乐。
2、老师设计了一个“过绿草地要看指示牌走”这样一个情节,引导幼儿学习看指示牌变换节奏地走。指示牌上没有画生硬的节奏谱,而是画了可爱的小手小脚来代替节奏,既生动又形象。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拍几下手,走几步,他们听着音乐自然地跟着指示牌上的节奏来走,兴趣很浓厚。
3、在和朋友打招呼这一环节中,当画面上出现小朋友非常熟悉和喜爱的高飞、唐老鸭等动画形象时,小朋友更加感兴趣了,从而能用有节奏的儿歌大声念“XXXX早上好”,达到了目标要求。
4、为了增强趣味性,老师设计了有点难度的“爬山”情节,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到山那边。通过幼儿有节奏地爬山和听滑音下山,帮助幼儿体验玩节奏的快乐,幼儿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出现了一个小小意外:当我和大部分幼儿在听琴声由山脚—山坡———爬到山顶时,有几个幼儿由于特别兴奋控制不住自己,仍在地上到处乱爬。怎么办呢?我用米奇的口吻焦急地说:“哎呀,我们已到山顶了,你们怎么还在山脚下爬呀?赶快爬山噢,还要去妙妙屋玩呢!”在我的引导下,这几个小调皮才跟着我听琴声一步一步往上爬,局面总算控制住了。我想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教育机智去化险为夷。
第三个环节是“边唱边跳一起来——我跟米奇学本领!”。幼儿在妙妙屋里看到熟悉的动画片时非常高兴。当高飞他们表演舞蹈时,简单明了的节奏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幼儿学得很认真。在创编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幼儿,鼓励幼儿想出用身体的不同部分去打拍子,并及时听琴声练习。幼儿的主动性得到尊重,他们的创造才能更出人意料。
活动后的反思:
要上好一节音乐课是不容易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充分尊重幼儿,要调控好幼儿的情绪。语言方面要更严谨,在课前要仔细推敲要说的每一句话,研究每一个问题,优化教学中的提问,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
《米奇妙妙屋》教案7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认识大小标记;并能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
2、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两个分别有大小标记的篮子。
2、课件。
3、大小不一的“石头”。
4、四个篮子装有大小不一的兔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1)随音乐做动作进入米奇妙妙屋,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对话了解游戏任务。
2、比石头,感受大小
(1)激发幼儿讨论过河的方法
(2)引导幼儿比较石头的`大小
(3)鼓励幼儿过河,感受石头大小
3、找钥匙,认识大小标记
(1)观察门,知道开门要钥匙。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大标记。
(3)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小标记。
4、救兔子,按标记分类。
(1)引导幼儿救两次兔子
(2)比较兔子大小。
(3)按兔子大小分类。
5、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随音乐做动作出场。
文档为doc格式